溝通

 

聯繫的紐帶

  有效地溝通交流,能增強組織成員間的合作精神,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競爭力,使組織成員處理好同上級、同級與下屬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管理團隊,做好工作

 

一、基本原理

(一)含義

  溝通具有目的性,選擇性,雙向性和互動性的特徵。作為領導者,與下級溝通最大的目的,就是要通過溝通,充分調動下級的積極性,使他們的潛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。

(二)過程

溝通前必須存在一個意圖,即要被傳遞的信息。領導者(信息源)把想法或指令進行整合(編碼)而生成信息,通過媒介物(通道)傳給業務員(接受者)。下屬在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後,再將自己的反應反饋給領導者。由此可見溝通是一個完整雙向的過程。在發送、接收和反饋的過程中,領導者時時需要注意的是:怎樣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。了解溝通的過程,不是要去仔細研究每一個環節,而是要對溝通過程中可能出現障礙的地方有更清晰地認識。

二、溝通障礙

領導與下屬在溝通​​過程中,障礙可能來源於領導,也可能來源於下屬。

(一)領導與下屬之間,具有特殊的組織角色關係,領導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下屬在溝通​​中顯得尤為重要,在領導與下屬這一關係背景下,造成溝通的障礙。

(二)在下屬向上溝通的過程中,他們不願意在這上面產生對自己的不利影響,因此對於溝通內容不免加以選擇和控制。在向下溝通的過程中,下屬想從溝通中得到更多的或微妙的信息,每每從字裡行間去揣測可能的含義,往往捕風捉影。

(三領導或下屬把溝通當成單向過程。在溝通中,往往只是單方面的領導與下屬溝通,因為領導所接觸的範圍較廣,知道的事情較多,因此在與下屬接觸的時候,往往一個人滔滔不絕,變成單向的溝通,甚至有些下屬就認為,在上級和下屬之間,上級就應該擔任“講”的角色,下屬只有“聽”的份,這種單純的自上而下占主導地位的溝通效果不是最佳的

(四領導者不善於傾聽。由於人為忽略,領導可能因為其年齡、國籍、外貌,甚至是因為下屬提起的某個話題,而對自己說:“這個人不值得我傾聽。”或者無意疏忽,或者溝通雙方語言的巨大差異,他們聽或說的風格,或者雙方在表達時的情感需求存在差異——所有這些差別都有可能在領導與下屬之間產生誤解。

三、解決對策

領導與下屬之間想要達到有效溝通,首先存在的客觀障礙就是職位、地位的差別,溝通的障礙很容易以此為基點而產生,所以,克服溝通障礙首先要克服上下級的身份地位的不平等。

(一)堅持平等待人的原則,這一點對於領導者尤為重要,領導者無論是演講、溝通、作報告,還是其他的領導活動,都應平等待人,尊重下屬,切不可自高自大,盛氣凌人。不管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,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是平等的,都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。溝通者只有樹立了這種平等的觀念,尊重下級,以禮相待,下級就會盡心竭力的工作,才能溝通好與下級的關係。

(二)下級與上級溝通中要克服錯誤的態度。要實現良好的溝通,首先要克服對待上級的錯誤態度,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上級。常見的對待上級的錯誤主要是:哄上、媚上、懼上和傲上,這四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。對待上級的正確和健康心態,應是尊重而不奉迎、服從而不盲從、融洽而不依附、自尊而不傲慢。

(三保證雙向溝通。自上而下占主導地位的溝通程序效果是不佳的。成功的程序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溝通達到平衡。採取以下做法保證雙向溝通:運用交互式廣播電視系統允許員工提出問題,並得到高層管理者的解答;公司內部刊物設立有問必答欄目,鼓勵員工提出自己的疑問;開發申訴程序使員工的不滿能很快得到處理;對管理者的反饋技能進行培訓,並鼓勵他們在工作中使用這種技術。

(四領導者要善於傾聽。領導者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,設身處地去“傾聽”,密切注意講的人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緒。傾聽是溝通中非常重要的環節,只有聽懂了,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溝通。而人一般都習慣於表達自己的觀點,很少用心聽別人的意見。經​​理在與下屬溝通時,一定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反饋意見,同時也要注意他們是否在認真地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ngpi 的頭像
    langpi

    舌尖上的旅遊

    lang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